神经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良医为最痛的痛寻找解药新民周刊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皮肤病医院那里好 https://m-mip.39.net/nk/mipso_4658077.html

中国慢性疼痛病患者数量已突破1亿,让陈辉感到肩上的责任和担子。

蒋骏 肖鑫

医院疼痛科诊室,就诊队伍最前面一位棕色头发、身着白色羽绒服的老外,格外引人注目。

“陈博士,您10个月前给我膝关节做的微创术,棒棒滴”,来自加拿大的冰球教练戴尔先生正紧紧地握住一位青年医生的手。“之前那种被蚂蚁咬的疼痛感大大减轻,谢谢你们了。”

外国患者夸好的医生,是医院麻醉科副主任、疼痛科主任陈辉。

陈辉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

优秀麻醉医生转行疼痛科

“陈大夫,谢谢您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家。”安徽的王女士给陈辉打电话,“我母亲现在晚上能睡4-5个小时,人也慢慢开朗起来了。”

3年前王女士陪着她82岁母亲丁老太找到了陈辉。丁老太腋窝和胸前部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近3个月,疼得整宿睡不着觉,儿女陪医院,都没有找出病因,西药、中药、偏方试了不少,但依旧疼得厉害。丁老太本人对治疗逐渐失去了信心,甚至产生了轻生念头。

当时陈辉详细地询问了病史并结合之前做的各项检查,排除了癌变的可能,初步判断是丁老太因年纪大了、自身免疫功能下降,之前体内的病*死灰复燃,钻进了背部神经细胞内部,进而引发了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感。后经陈辉在CT引导下的微创介入治疗和服用止疼药,丁老太疼痛感明显减轻,才有开头的一幕。

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目前世界上最顽固的神经痛之一,对于一部分患者,即使穷尽现在所有的镇痛手段,也不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,这种疼痛的恐怖甚至超过了“癌痛”。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策略,就是在带状疱疹发病的早期,运用综合性的方法预防其形成后遗痛。陈辉主任介绍说,医院疼痛科致力于战胜这一“顽疾”,经刻苦钻研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特色。

年7月,原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在《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录》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“疼痛科”的文件,标志着疼痛科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。

当时年仅28岁的陈辉敏锐地意识到,未来疼痛医学会有一席之地,将给医生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。

但医院内几乎没什么存在感,当听到陈辉由麻醉医生转行去当没啥“前途”的疼痛医生,身边人议论纷纷。

面对种种质疑,陈辉没有过多回应。从年起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转为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,不断创新骨骼关节肌肉软组织疼痛、神经痛和癌痛等疼痛性疾病的临床诊疗——

在国际上首次证明氧化应激反应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后镜像痛,为临床治疗这种少见症状提供了新思路;

在国内首次发现趋化因子CX3CR1通路参与化疗药紫杉醇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,为缓解化疗药诱导周围神经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;

探索改进多种超声引导介入穿刺入路和方法,将颈椎病保守治疗疗效优良率从45%提高到85%,将顽固性腘窝区疼痛治疗有效率提高到超过90%……

陈辉先后被评为“十佳优秀青年医师”、“优秀共产*员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,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“新星”,引起业界同行的注意。

陈辉医生年获“银蛇奖”(提名奖)

年2月,脱下*装的陈辉正式入职医院。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亚澳区主席、该院特聘院长熊利泽教授给陈辉颁发聘书时指出,“为人谦虚,敢于创新,肯干实干,是棵好苗子。”同年,陈辉获评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七届“银蛇奖”(提名奖)。

手中有利器,心中有人文

“这个宽度3毫米的骨头缝,里面走出来的就是导致疼痛的责任神经,也是我们的治疗靶点。在这里,1毫米都不能差。”年12月26日,医院CT介入手术室里,只见陈辉在CT引导下,迅速将一根细长射频针穿入患者鼻子右侧脸颊处,引入射频电对该靶点进行损毁。

这是陈辉及其团队进行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手术的画面。该疗法具有风险小、费用低、恢复快、效果好的特点,其1年镇痛率高达90%,越来越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。

长期以来,普通大众存在一种误区:认为疼痛不是病,咬咬牙、忍一忍,等病好了,疼痛就自然消失了。医院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不知道疼痛门诊的存在,往往是其他科医生或者亲友介绍到疼痛科,因而大大影响了就医的效率与质量。

这是摆在走马上任疼痛科主任陈辉面前的一大难题。同时,他对一组数据感到了压力:截至年底,中国慢性疼痛病患者数量已突破1亿,也令他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和担子、更加鼓足了干劲。

陈辉特别喜欢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的一句话“有时去治愈;常常去帮助;总是去安慰”,这句话特别符合疼痛科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方向,他也是一以贯之地去身体力行。

他带头微笑出诊,让愁容不展的患者感到一丝温暖,要求团队成员尽可能让患者多说,掌握其心理状态,进而综合诊治。他积极参与上海市医学会“疼痛学网络讲堂”、各级组织的入社区义诊咨询志愿活动,开通了“疼痛帮手”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